查看原文
其他

社融视角下的“短复苏”

尹睿哲 魏雪 睿哲固收研究 2023-07-16

摘要

5月社融再降温。2023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较去年同期大幅少增1.31万亿,少增幅度创20214月以来新高,同比余额增速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升,再度走低至9.5%。从结构上看,少增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贡献:企业贷款同比少增6742亿,但绝大部分由票据因素造成,票据融资单一分项少增6709亿;受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差异影响(2022年显著前置),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011亿;企业债券发行的弱势并未扭转,同比少增2541亿。市场最为关心的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对应地产景气度)回正至1684亿元,虽未如4月般环比收缩,但与3月增长6348亿元的水平相去甚远,说明地产需求在疫后脉冲式复苏后,仍在弱势区间徘徊。

从社融视角看短复苏4月中旬以来,利率下穿1年期MLF政策利率,隐含预期从弱复苏转为再衰退。这一预期转变并非纯粹的情绪驱动的结果,从客观数据层面的确可以找到支撑:例如,5PMI同比趋势值自去年11疫情冲击以来,首次出现回落。短复苏的特征不仅在实体数据层面存在,在社融中也有相应佐证,除社融总量重新回落这一变化外,还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构性特征:其一,本轮宽信用最初以结构性改善的形态出现,自20224月起,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进入筑底回升周期,但4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最近仍处在上升通道,但出现了一定放缓迹象。其二,表内票据余额增速历史上是经济景气度的“反向”指标,去年9月份,票据余额首次出现收缩信号,后因疫情冲击中断;今年1月以来,随着疫情冲击的缓和,票据余额重回环比收缩区间(维持了4个月),但5月该重新回归环比扩张。其三,表外票据与经济景气度正向相关,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加速回升后,5月首现增速回落。

微观过热后,市场往往走向调整反转回归市场判断层面,当前市场的微观矛盾可能甚于宏观矛盾,从我们跟踪的绝大部分情绪指标观察,债市已经处于交易过热的边缘。历史上六次市场微观情绪过热时,均引发了债市反转调整。从历史数据来看,当超长债换手率见顶时,十年国债收益率的行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牛熊转折点,包括20169月、20204月、20229月;另一类是短暂调整后再度下行,包括20218月、20222月。

当下宏观场景更类似2021年年中。反转还是调整?取决于宏观周期的位置。当前宏观位置,与历史上的反转周期存在较大区别。原因在于:本轮社融结构与总量共振上行并不持续,5月已回归结构强、总量弱的组合;企业部门贷款增速在经历了接近一年扩张后,当前面临的更多是见顶风险(以往反转行情出现在中长期贷款增速上行的早期)。总体上,当前微观热、宏观冷的组合,更接近于2021年年中的状态。我们倾向于认为,短期微观逻辑约束强于宏观;降息利好兑现后,市场或出现类似于2021年三季度的调整;但中期宏观逻辑强于微观,利率尚不具备反转条件,调整幅度因弱于2021年三季度(20bp

风险提示:海外风险事件,资金面波动



正文

5月社融再降温。2023年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较去年同期大幅少增1.31万亿,少增幅度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同比余额增速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升,再度走低至9.5%。从结构上看,少增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贡献:①企业贷款同比少增6742亿,但绝大部分由票据因素造成,票据融资单一分项少增6709亿;②受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差异影响(2022年显著前置),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011亿;③企业债券发行的“弱势”并未扭转,同比少增2541亿。市场最为关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对应地产景气度)回正至1684亿元,虽未如4月般环比收缩,但与3月增长6348亿元的水平相去甚远,说明地产需求在疫后“脉冲式”复苏后,仍在弱势区间徘徊

从社融视角看“短复苏”。今年以来,债市定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月至4月中旬,利率走势虽与宏观数据背离,但定价“核心”并非基本面,本质上是在修复去年四季度的“赎回冲击”过程中的超跌;第二阶段是4月中旬以来,利率下穿1年期MLF政策利率,隐含预期从“弱复苏”转为“再衰退”。这一预期转变并非纯粹的情绪驱动的结果,从客观数据层面的确可以找到支撑:例如,5PMI同比趋势值自去年11月“疫情冲击”以来,首次出现回落。

本次数据拐点出现的时间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周期规律,即使从去年三季度复苏苗头隐现时算起,“复苏”也仅仅维持了不到三个季度,显得过于短暂。周期直觉与数据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宏观预期走入分歧的十字路口,我们结合5月社融变化,寻找可供验证的线索,可以发现,“短复苏”的特征不仅在实体数据层面存在,在社融中也有相应佐证,除社融总量重新回落这一变化外,还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构性特征:

其一,本轮“宽信用”最初以结构性改善的形态出现,自2022年4月起,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进入筑底回升周期,但4月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最仍处在上升通道,但出现了一定斜率放缓迹象

其二,表内票据余额增速历史上是经济景气度的“反向”指标,去年9月份,票据余额首次出现收缩信号,后因疫情冲击中断;今年1月以来,随着疫情冲击的缓和,票据余额重回环比收缩区间(维持了4个月),但5月该重新回归环比扩张。

其三,表外票据与经济景气度正向相关,在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加速回升后,5月首现增速回落。

唯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如果比较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票据余额的相对增速,依然处于抬升期;换句话说,5月社融同比少增的部分中,“无效”成分多于“有效”成分,对实体经济的拖累或小于总体数据显示的幅度。

“微观过热”是当前债市的主要约束。回归市场判断层面,当前市场的“微观矛盾”可能甚于“宏观矛盾”(详见《调整开始了吗?》),从我们跟踪的绝大部分情绪指标观察,债市已经处于交易过热的边缘。例如:①超长债换手率3月初开始攀升,20日合计换手率在524日达到本轮高点28.8%,处于历史第二高位。②基金久期处于过去三年90%分位附近,市场分歧也进入低位;③各类利差多数被压平;④股债收益差也运行至历史最低值附近。情绪过热,是市场短期上涨的主要约束。

“微观过热”后,市场往往走向“调整”或“反转”。结合微观情绪指标和十年国债收益率的走势来看,历史上六次市场微观情绪过热时,均引发了债市“反转”或“调整”。从历史数据来看,当超长债换手率见顶时,十年国债收益率的行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牛熊转折点,包括2016年9月、2020年4月、2022年9月;另一类是短暂调整后再度下行,包括2021年8月、2022年2月。

“反转”还是“调整”?取决于宏观周期的位置。从社融的角度出发对宏观周期进行界定,统计2016年以来六次微观情绪过热时社融结构(社融结构指标、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社融总量(社融存量增速)的走势形态,我们发现债市牛熊反转时,宏观场景一般具备两个特点:社融结构和总量均走强、且两者均处于上行初期;而其余场景下债市多发生调整。

具体来看,2016年9月和2020年4月超长债换手率见顶时,债市发生牛熊反转,社融结构和总量均处于上行通道的初期,而后持续数月走强;2022年9月前后债市“牛熊反转”的幅度虽然没有前两次明显,但在超长债换手率在9月见顶后,利率依然结束了前期的趋势性下行,掉头上行至2023年2月底;期间社融结构相关指标也在9月开始步入上行通道。但2021年8月和2022年2月超长债换手率见顶时,债市仅仅调整不到两个月,整体下行趋势不改;期间社融结构相关指标处于下行通道,社融总量指标则位于下行后的底部

当下宏观场景更类似2021年年中。基于上述分析,当前宏观位置,与历史上的反转周期存在较大区别。原因在于:①本轮社融结构与总量共振上行并不持续,5月已回归“结构强、总量弱”的组合;②企业部门贷款增速在经历了接近一年扩张后,当前面临的更多是“见顶”风险(以往反转行情出现在中长期贷款增速上行的早期)。总体上,当前“微观热、宏观冷”的组合,更接近于2021年年中的状态。

我们倾向于认为,短期微观逻辑约束强于宏观;“降息”利好兑现后,市场或出现类似于2021年三季度的调整;但中期宏观逻辑强于微观,利率尚不具备反转条件,调整幅度因弱于2021年三季度(20bp)。

本报告分析师

尹睿哲  SAC执业证书编号:S1090518110001

研究助理

魏 雪  weixue@cmschina.com.cn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